
阿璐低着头走进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咨询室,她说:“我现在是大一的学生。近一个月来常感到莫名紧张,无法专心看书学习。一看书就紧张,坐立不安,我觉得自己在胡思乱想,于是就很烦躁,想撕掉手里的书本,到目前为止,已经撕掉三本书了。”

“我晚上入睡困难,每天早上4、5点就醒了,就不清楚原因的鼻子发酸,想哭,觉得前途渺茫。我也可以让自己专心看书。可总觉得心头有什么压着。我在高三也有过类似的情况,本想到大学是全新开始,可现在情况越发严重。早上和同学一起吃饭时,看到同学很开心地聊天,我就紧张。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点也不开心。”
高中到大学是一个比较大的转折,在新的学校,一切都与以前不一样了,一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常常无法自如应对。
阿璐正是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对环境的不适应,就会产生抑郁倾向的情绪问题。
“开始在初三时,我的那种紧张焦虑的状况就有了,只是远没有现在严重,只是单纯地感到压力很大。翻看那时的日记,几乎就是一个主题,学习、成绩、名次,而我对所有这些都十分在乎,尤其要和身边的人比,如果不如她们,我会极为自责,但如果比他们好,我也并不会高兴,反而感到更大的压力,我习惯于把成绩归结于偶然、把失败归结于必然,带着初中时那种错误的观念,我又迈入了高中的校门。我一心只想从一个新的开始,用实力证明自己。”
“我除了一两个好朋友之外不与他人交往,总是给人独来独往甚至自命清高的感觉。到了大学,我格外紧张,因为周围的同学都十分优异。我于是让自己更努力,但由于把太多精力都放在关注别人和紧张不安上,浪费了很多时间,也就常常不能完成自己的计划,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接着就是更自责,更紧张,成了循环。晚上入睡困难,白天时时刻刻紧张,做什么都不舒服,心里总有什么事似的,放不下,总想去想但又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上课分心,自习时更分心,吃不下饭,整天不开心,看到别人开心更加不自在。整日整日地紧张不安、压抑难过,脑子里不断地控制不住地想事情。”

从阿璐的想法和感受中,看得出来,她花费了很多时间思考关于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负面问题,而且对将来也是这么看。
她发现,每当学习不顺利的时候就情绪低落。
因为她深信自己一无是处,别人都比自己优异。
所以即使在情绪正常的时候,阿璐也觉得没有什么快乐。
她的想法导致她时时觉得自己太差劲,不如别人。从而感到沮丧、失败等等。
记忆重组的强大,在于它能找到潜意识里那些创伤记忆。
这绝不是随便让人放松一下、给点心理暗示那么简单,而是靠着一整套环环相扣的结构化技术,整个过程就像给内心做了一次精细的 “翻新”,既不会伤害到健康的心理结构,又能把那些扭曲的记忆和认知重新调整到位,让它们不再牵着人往负面的方向走。
这种改变不是表面的暂时缓解,而是从根源上重塑了内心的运作模式,所以效果往往更稳固、更深入。
阿璐逐渐明白,她并不比别人差,只要她努力了,结果都可以接受。
当生活中的某一个方面进展不太顺利的时候,阿璐也知道从其他方面获得一些安慰和支持。

在这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阿璐的情绪渐趋稳定,没有出现入睡困难、沮丧的表现,心情逐渐开朗,与同学相处也比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