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珂是高一的学生。当时她给刘承洛的印象是聪明活泼、思维敏捷、观念偏激。而当她和妈妈一起来到中心的时候,目光躲躲闪闪、犹豫不决。在我的安慰下,她才平静下来,说:“刘老师,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最近一段时间,我头脑里总会冒出一些不合常理的念头,明知不必要,可又不能控制自己。”她也知道这种想法很荒唐,没有理由,但又挥之不去,严重地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导致她休学在家。她很渴望能改变这一状态。
从阿珂叙述的情况来看,她出现有强迫障碍,其表现就是来访者重复出现并不愿意出现的某些观念。来访者为这些重复出现的强迫现象所苦恼,虽努力克制却无法摆脱,因此给来访者带来心理上的焦虑不安。据心理学家研究分析,强迫障碍来访者多具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严肃古板等人格特征。然而据我的观察和了解,阿珂并不具备以上人格特征。刘承洛又询问阿珂的学习生活状况,她说除了这些强迫念头干扰外,其他一切都很正常,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就是不想回家。说到这里,阿珂有点犹豫,我以为,病理性记忆可能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我的引导下,阿珂缓缓道来。
阿珂由于兄弟姐妹较多,出生后生活在奶奶家,直到5岁左右才回到父母身边。由于从小远离父母,阿珂特别渴望父母的关爱。可是她的父母是那种不会向子女表达感情的人。除了正常的衣食生活之外,父母很少与她进行情感上的交流。阿珂说,当她看到同龄伙伴与父母手牵手时,她很羡慕,但一看到父母漠然的神情,想和父母亲昵的念头就会不翼而飞。
强迫障碍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你越是注意头脑中的强迫观念,越想纠正它,它越是如影随形地缠着你。相反,当你通过记忆重组干预不再把它放在心上时,它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刘承洛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珂的病理性记忆,阿珂的父母较专制,对子女的管教很严,从小就把子女关在家中,每当阿珂出去时,不愿意她出去到邻居家玩。父母便会不高兴地说:“你最好到别人家去,现在人都很坏,他们不欢迎你。”假期中,阿珂约好一个好朋友来接她出去玩,她父母断然拒绝了这一要求。事后父母又狠狠地数落了阿珂,让阿珂不要随便外出或与人交往。父母的过度管制,使阿珂独立性较差,从不敢单独外出,一旦自己独行,便会感到莫名其妙地紧张、恐惧。我对阿珂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高效化重组,她的紧张感减少了很多,心情也逐渐平静下来。
通过记忆重组干预引导阿珂觉察到了问题的症结后,刘承洛对阿珂的父母进行了会谈,指导父母注意与女儿的沟通。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阿珂强迫症产生的根源便是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刘承洛鼓励其父母多关注孩子的精神需要,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多鼓励孩子与人交往。
记忆重组干预一个多月后,阿珂顺利地返回了学校。当她离开中心的时候。刘承洛看到阿珂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自信又重新回到她身上,那些噩梦般的幻想已不翼而飞。刘承洛知道在未来的人生轨道上,她能够面对困难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