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要提高注意力!如果您的孩子出现多动症

20220209185043 768x511 - 父母需要提高注意力!如果您的孩子出现多动症

记得第一次见面时,阿磊坐在沙发上,样子非常紧张,眼睛东张西望,手不断地变换姿势。他的父母神情很无奈,阿磊妈妈对我说:“小学四年级时,儿子出现了学习困难,判断为多动症。但老师反映,他实际上并不像有些孩子那样动作特别多,坐不住,而只是坐在那里走神,听不懂老师讲的课。”

 

刘承洛告诉她,这是很多人的误解,多动症与动作的多少没有绝对关系。实际上,多动症主要表现以多动、注意缺陷为主。如果孩子7岁前出现了类似的表现,家长是需要注意的,孩子可能患了多动症。当然,还需由专家进行判断。

孩子没有多动的症状并不能排除多动症。注意缺陷为主的孩子并不表现为多动,不会干扰上课或其他活动,而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如上课愣神等。阿磊就属于这种情况。幸亏妈妈及时发现了他的问题,并且及时带他寻求帮助。

“上次检查之后是如何干预的呢?”刘承洛问。

爸爸回答:“吃了一年多的方子,效果不太明显,后来一直吃哌甲酯和舍曲林。”

“看来阿磊的判断比较及时,服用干预也坚持得很好。效果怎样呢?”刘承洛问。

妈妈说:“注意力好些了。只是,孩子现在不会与人相处,不会开玩笑,反抗心理比较明显。这学期与老师的矛盾深,故意不交作业,对学校的正常要求不能接受。与同学的关系也不好,不能跟同龄人交流,而只愿意跟比他小的孩子在一起。从六年级开始到现在的初二,他的学习成绩很少能及格。”

爸爸在旁边补充道:“我觉得孩子的状态不好,每天不理人,回到家就锁上门,非常让人担心。想吃饭的时候就会出来,和我们没说几句话就情绪激动。”

 

多动症由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引起,服用干预是必须的,但单纯服用干预却很难康复,所以,需要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及孩子本人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以便有效地帮助多动症孩子渡过困难时期。

一般而言,多动症的孩子在小学中年级之后更可能出现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初中之后是他们艰难的岁月,学习任务重,可他们却难以集中注意力。这时,靠他们自己的头脑或者父母的辅导已经无济于事了。

同时,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很难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所以,在学习环境中,多数孩子形成了自卑感,因为无论他们怎么努力也无法取得好成绩。阿磊的妈妈说:“以前经常有特别努力但却不及格的现象,真怕孩子再受打击。”连妈妈的信心都快没有了,可想而知阿磊的痛苦有多深。

阿磊告诉了刘承洛他不交作业的原因:“想了半天才做出来的题,结果还是错的,心里不舒服,所以就干脆不交了。我怕一大堆红色叉子,看着别扭。”阿磊的话准确地描述了他自己的烦恼。他的自卑、无奈令刘承洛心疼。他并非有意与老师和家长为敌,对此,刘承洛请他的父母给孩子必要的理解。

“对于孩子的情况,家长也需要配合,这样才能促进心理干预效果。”刘承洛说。

家长首先要接受孩子患有多动症这一事实,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表扬和鼓励孩子好的行为。多动症不是儿童的天性,而是一种心理障碍。多动障碍不是儿童故意捣乱的行为,而是一种无法自控的表现。家长要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多理解他,给他提供帮助。

接受现实之后,家长还要学习有效管理孩子的技巧,学习如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与孩子相处的技巧,特别是如何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

阿磊的妈妈是一位传统的母亲,她说:“如果我在看电视,没管孩子,我都觉得自己没有尽职尽责。”

刘承洛给她情感上的支持:“你是一位非常辛苦的妈妈。可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是,我们的辛苦换来的是什么?可能是孩子无法独立,也可能是孩子越来越强烈的反感。你觉得是这样吗?”

妈妈思考了一下,表示认同:“他说我们进他的房间就好像在监视着他,所以干脆锁上门。”

除了对家长的心理辅导外,多动症的孩子也需要进行心理干预。他们需要学习在频繁受挫的现实面前怎样认识自己和理解别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效地与家长、老师和同学沟通。我告诉阿磊妈妈,心理干预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坚持干预是很有必要的。

 

父母表示通过面诊,理解了孩子的痛苦,也认识到除了对孩子的服用干预外,家长也需要进行系统的心理指导。他们表示非常愿意接受心理干预,但他们唯一担心的是阿磊不同意。出乎他们的预料,阿磊表示愿意进行,因为从来没跟人那么愉快、畅通地沟通过。

在两个多月的记忆重组干预后,阿磊的变化让父母感到欣慰,他逐渐能够和父母进行沟通自己的烦恼了,同时开始接纳自己真实的能力,对待学业上遇到的困难也能够从容面对了。阿磊的妈妈告诉我:“我以前一直相信几分努力就一定会有几分收获。但我现在知道了,努力除了方向还要用对方法。非常感谢您,终于带孩子回到自己的人生轨道上来了。我和她爸爸不求他有多优秀,只希望他能正常快乐的成长和生活。”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