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双相休学能否按时参加高考?父母该如何应对?

20220209185043 768x511 - 女儿双相休学能否按时参加高考?父母该如何应对?

阿夏今年19岁,去年高考失利后一直待在家中。近半年来,阿夏常无故跟父母发脾气,因为一些小事就与父母大吵大闹,父母觉得不管他们做什么阿夏都看着不顺眼,主动为她找工作,也被她拒绝了。一次她突然问母亲:“我5岁左右的时候,有一天醒来为什么没有穿衣服躺在床上?”母亲很诧异,说:“都这么长时间了,根本不记得了,可能是让你睡觉时舒服些吧。”近一个月,阿夏多次离家出走,家人费尽周折把她找回来,问她原因,她也从不搭理。在一次争吵中,她哭着大喊:“你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你们只是跟我亲生父母长了一样的躯壳,你们的灵魂出卖了你们,还故意给我设置障碍,让我考不上大学!”

 

父母感到特别心寒,想方设法和她解释,讲述她出生时的一些事情,给她看出生时的照片,阿夏根本不信,执意要求到机构去做鉴定,并不时跟父母发脾气,摔东西,甚至打骂父母。

在机构检查时,阿夏跟专家诉说:“我现在的父母是假父母,5岁的时候时我就知道了。有一次我什么都没有穿,是他们刚把我抱回来,想检查我的身体有没有问题。我要去找亲生父母,只有他们才能理解我,我坚信亲生父母会回来找我。”阿夏妈妈非常焦虑,在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官网预约了面诊时间,带着阿夏来到了中心。

 

 

不少孩子都问过父母,我从哪里来?我是妈妈生的吗?即使有了非亲生的想法,也会在父母的解释后打消疑虑。对正常人来说,我们无法用亲身经验来验证亲生父母是谁,但我们几乎不怀疑父母。从出生与父母建立的深厚的感情和亲密的关系,与家人享有的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

阿夏毫无根据地怀疑自己并非亲生父母所生,这种想法或是观点不接受事实和理性的纠正,可以说是不可动摇的。换句话说,所有证据和他人的劝说都改变不了她的看法。而且这种信念都是涉及自己的,核心判断总是包含着我,而且是一个人独有的信念,不是任何集体所共有的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阿夏跟父母发脾气,打骂父母,出走,毫无疑问影响了家人及自己的正常生活。

阿夏的障碍是幻想表现的一种类型。幻想是一种扭曲的信念,应该及时到机构进行检查,通过专家详细的检查,给予正确的判断。同时要配合专业的心理干预,积极纠正其扭曲认知。

 

 

刘承洛发现了阿夏的病理性记忆,并进行了高效化的重组。同时引导阿夏觉察到自己的扭曲想法的根源。通过两个多月的记忆重组干预后,阿夏学会了应对策略,能够控制情绪方面的问题,顺利地回到日常生活中。阿夏妈妈说,她在家里的这段时间情绪稳定,没有像以前那样出现情绪的问题,能够平静地准备再次高考了。

从小与父母的关系比较紧张,或者童年时期没有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人更容易产生这种妄想,但有这种想法并不一定都是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以下情况存在,孩子确实是父母所抱养,并且父母不愿意告知真相。还有一种小概率事件,孩子出生时因为人为因素弄错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发现在各个方面都与父母不同,就有可能产生类似的想法。总之,遇到这种问题要认真对待,若影响到家庭及个人的日常生活,一定要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