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不是心理不正常?”

这是阿强初次见到刘承洛说的话。我倾听着,等待他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阿强开始说起自己的经历。从他的谈话中,我了解到:
阿强是个严谨的学生。
他自小认真学习,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进入高中前,他的成绩始终是前几名。
但升入高中后,他并没能如期地取得理想的成绩。
不过他一直坚持着,即使自己的成绩一直没有提高,因为考上一所好大学的信念在激励着他。
这两年他也就在“希望”和“失望”中来回地“跑动”。
这段时间他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似乎也出了问题,这使他担心自己越来越无法控制整个状况。
就这样,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咨询室。
似乎阿强的问题马上就清楚了。
他在学业上遭受了不小的打击,在多次的打击面前,他再也无法安慰自己,一切都会好转的。
他的信心动摇了。他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下去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学业,还有自己的未来,他又是那么不甘心!
刘承洛仔细端详着阿强,他眉清目秀,衣着整洁,一双手交叉叠放在一起,指甲修得整整齐齐。
凭直觉,刘承洛感到他是一个严谨而又在意细节的人。
刘承洛告诉自己,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学习努力而成绩却不佳的来访者。
他是那么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取得一个好成绩,而我的帮助,他的努力,短期内又能让他离这个目标有多近,还是难以确定的事情。
一方面,刘承洛觉得,阿强需要认清当前学业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同时看一看自己有多大能力加以克服。
另一方面,刘承洛相信,如果阿强感觉到在整个干预过程中自己都在正向参与,主动探索,那么他的自信心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提升。
他认为目前的问题源于他的北大之梦。
在他给我的信息中,刘承洛读到了一个失落的梦想和一颗徘徊的心灵。

毕业测验考完,我踌躇满志。
那时,觉得天都特别得蓝。
我暗暗下定决心,在高中要让学业更上一层楼。
暑假的一天,我偶然看到一本书,它主要介绍了考上北大的优异学生的经验和北大的一些情况。
当时,我只是想吸收别人的经验才买的。
看了书以后,我对北大充满了向往,萌发了要考北大的想法。
在这宏伟目标的指引下,我对学业很重视,我把我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业上。
刚开始我的成绩还可以,但渐渐地成绩往下掉。
“或许是对高中的学习不适应吧”,那时我安慰自己。
我并没有灰心,还是努力地思考着学业上的问题。
我原来是一个喜欢和别人交流的人。
在朋友的影响下,我对我的成绩和前途保持着乐观。
可惜进入高中后,他们都与我分开了,考进其他很好的学校。
在现在的学校里,他们谈论的事情,我觉得不感兴趣,无聊。
我没有信心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与他们交上朋友,渐渐地,我的话就越来越少了,我无法融进他们的群体。
为此,我只有希望通过尝试各种学习方法,提高成绩。
但现实总不让人满意,我觉得我的精神渐渐失去了依靠,我的心找不到一个安稳的家。
我的情绪开始浮躁起来,有一段时间,在给老师的反馈本上,我把许多话都写在上面,每次都写得很长,以排遣心中的郁闷。
北大的力量真是惊人。在我的心中,它越来越沉重,我感觉自己要承受不住了。
我开始意识到要给自己减压,但我始终没能恢复到以前良好的状态,渐渐地,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北大惹的祸。
文理分科后,在新的班级我以为可以开始新的生活。
但过去对我的伤害实在太大,我还是没法融入新的集体。
我的整个心理状态越来越差,我的学习开始没有了动力,我又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我现在认为要读好书,就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增强。
如果某件事情超过了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就可能对心理造成伤害。
他来干预的目的是寻求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
没有提到学业,这是阿强的干预目标吗?刘承洛觉得需要与他一起探讨。
于是,刘承洛说:“你真不容易,在这么长一段失望甚至痛苦的日子里仍不断努力!我想,如果我面临你现在的处境,我也会感到不好受的。这说明你很坚强。当然,有时候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你一直未能很好地帮助自己,反而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过,你能到咨询室来寻求帮助,也是值得赞赏的。你觉得现在对自己来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我这样理解,对吗?”
“我希望我能读得进书,不要那么浮躁。我相信,如果我能摆脱这种情绪,我整个状况就会好起来。可是,我的内心无家可归,这是我后来分析出来的。其实高一开始它就存在了,那时我只是在乎学业,没去注意。但这种情感早已通过细缝流了出来,并越来越大。到后来,我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在堵这个漏洞。当然,我一时还没能清晰地意识到。直到最近这几天,我认为帮不了自己了。毕竟我的情绪被压得太重,这已严重地破坏了我的心理状态。”
“那么,你的意思是,如果你的成绩提高,你的内心就可以有所归依了?是吗?”
“以前我会觉得是的。但现在我发现一个人的情绪对人的学业影响很大。我希望能有个良好的情绪。”阿强思索了一会儿,回答了我。
“这段经历虽然比较痛苦,但也让你发现了人的心灵的一些规律。你觉得是什么让你的情绪这么容易浮躁?学业,还是其他?”
“刚开始应该是学业,但,后来我一直没有很好地发泄这种情绪,就不只是学业了嘛。其实,有时候我真的很想找个人聊聊,他肯定能帮助我摆脱这种情绪。可是,在我的身边真的找不到。”
似乎到现在,阿强面临的问题有学业、人际交往、情绪等等。
那么到底先该着手去处理哪个问题呢?其实,青少年成长中的各种问题,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
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我需要帮助他澄清自己的问题,因此,刘承洛鼓励他多说说自己各方面的经历和想法。
阿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
看惯了父母的平凡的生活,再加上深受成功教育的熏陶,阿强在自己的心中早已植下一粒不平凡的种子。
他梦想长大后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他也一直坚持自己能凭着刻苦学习实现梦想。
阿强有一些良好的目标和愿望,比如取得优异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在许多时候是他前进的动力。
但是,他把一些重要的价值观念教条化。
在这些堂皇的、刻板的扭曲想法指导下,他认定学业重要,考上北大重要,其他的都需要服从它们。
因此,他选择刻苦学习,选择结识成绩好的人,同时也选择忽视自己内心的交往需要,忽视自己情绪的表达。
他太执着于心中扭曲的想法,而忽视甚至瞧不起面前的所有平凡。
时间过得真快,在这两个多月记忆重组干预过程中,刘承洛分享了阿强的苦与乐,悲与欢。
刘承洛感觉到他在成长。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离开咨询室时他与刘承洛的一段对话。
“原来人的思维这么奇妙。它可以让你充满活力,也可以让你对人生失去信心。所以,判断思维的合理与否,其实要让生活来检验,对吗,刘老师?”
刘承洛微笑着说:“你已经发现了一条伟大的定律,或许也是强者的定律,恭喜你。我再送你一条,生命如同洋葱;当你剥掉它一层外皮,有时你也为它流泪。”
“有时也会为它流泪?”阿强在沉思中走出了咨询室。

刘承洛目送着他的背影,心里默默地为他祝福:阿强,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