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娴是一名高二学生,在学校里很难融入集体中,成绩也下滑了很多,已经休学半年多了。阿娴妈妈在刘承洛记忆重组官网预约了面诊时间后,和她一起来到了中心。
在和阿娴深入沟通后,她开始说出了自己的困惑。阿娴是奶奶带大的,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她如同浸在了蜜罐中,但是她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却因此被剥夺了。同学们都说她太自私,不愿与她来往。那时她想,你们不愿理她,她还不愿理你们呢。于是,阿娴将自己关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一心扑在学习上。
可上高中后,她的心忽然变得不安分起来,看着班上同学三五成群地在一起聊天,一起讨论问题,感觉到自己特别孤单。阿娴试着走近她们,可总也融不进去,大家好像也不喜欢她。渐渐地,她想到上学就发愁,因为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会让她觉得更加孤独。再后来,发展到上课无法认真听讲,学习成绩陡然下降。现在,阿娴都不再想上学了,可又怕伤父母的心,真不知该怎么办。
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表现。恰当的人际距离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孤独感,缓解压力,振奋精神,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如果能与同学处理好关系,就会觉得自己有归属感,有被认同感,同时也会觉得学校是一个快乐的地方,从而与学校建立起一种积极的联系。如果与同学关系紧张,则容易讨厌学校,进而讨厌学习。
其实,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儿童期就有所发展,比如在与同龄小朋友做游戏的过程中能学会谦让,学会遵守规则,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而阿娴的这一机会却被剥夺了,再加上家长的宠爱,使她形成了任性孤僻的性格,难以与人相处是可想而知的了。
心理学研究发现,家长与老师对孩子的信心,直接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其实,每个人都有潜力和优点,家长和老师应多鼓励孩子,而不应说伤害他们自尊的话。青少年自己也应多发掘自己的优点,培养起内在的自信,不要轻易因别人的评价而动摇自信心。
家长和老师对青少年过多的否定,也会让他们变得自卑,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索性破罐子破摔,不愿再学习了。阿娴将自己不愿学习归因为自己脑子笨,学了也白学。可是在接触过程中,刘承洛却发现她其实是很内秀的女孩,不但诗写得非常精彩,而且听过的歌很快就能记住词。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娴的病理性记忆,从她小学的时候,只要写错一个字,他母亲就骂她“猪脑子”,“呆瓜”,这不但严重伤害了她的自尊,而且,长期的不良暗示让她觉得自己真的很笨,渐渐丧失了学习的热情。我对阿娴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高效化重组,她自卑的情绪降低了很多。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厌学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青少年来访者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因此经常为自己设立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有的同学设立的目标过高,达不到时,心理容易受挫,变得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来。目标设得太低,又激发不起学习的热情。正确的做法是在自己实际能力的基础上设立一个“不跳摘不到,跳一跳就摘得到”的目标。
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也是产生厌学的一个原因。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如果能够感受到快乐,我们就很愿意去做,通过场景重建干预,阿娴在学习时能伴随着快乐的感受,她开始逐渐喜欢上学习。
记忆重组干预一个多月后。阿娴顺利返回了学校,她变得能够正确处理与家人的关系,不要事事想着让家人迁就自己,可以主动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得更融洽了。同时她可以将这种品质扩展到与同学的交往中,随着与同学关系的好转,阿娴的厌学情绪也消失在她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