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安的同学说,她是快乐天使;阿安的妈妈说,女儿金口难开,回到家里直接进到自己的房间,难得出来和父母说一句话。同一个人,在同学眼中与在父母眼中如此不同。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像阿安一样的来访者很多见,在同学面前热情开朗,在父母面前却沉默寡言,我们通常将这类现象称为家庭沟通障碍。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出现家庭沟通障碍呢?从我们的干预个案中可以分析出这样几点原因及走出家庭沟通障碍的对策。
当来访者进入青春期后,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自主性加强了,自我中心的表现更加突出。这是因为,进入青春期后,来访者对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观点和应对方法,喜欢和自己的同伴交流思想。遇到了困难,更愿意寻求朋友的帮助,而不愿求助于父母。
来访者都有这样的感觉,比如遇到一些学习问题、人际交流问题,还有对诸如明星、足球、时事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只有找到合适交流的人群才能真正畅谈、共情和理解。而父母与来访者关注的问题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不同,双方无法找到谈话的共同切入点。因此,往往人在学校能说会道,但是到家里就沉默了。 青春期正是人生观念的形成阶段,变得爱思考。很多来访者都说出:“我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这种沉默对他们来说,是调整身心的重要方式。
有许多来访者说自己的父母总是不愿意自己和同学来往,怕自己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自己不论是看电视,还是上网、听音乐,父母都会来关心。甚至有许多父母总是翻看孩子的日记、书包,一旦有了迹象,就会没完没了地询问。父母的这种行为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孩子的自尊心和隐私感必然会受到严重的伤害。这时,沉默就变成了反抗父母的武器。
对于一些厌恶家庭的来访者来说,小时候面对父母的吵架会产生恐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初的恐惧会变为厌恶。长此以往,产生了逃离父母、隔离父母的心理。有些来访者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文化水平太低,思想跟不上时代潮流。工作层次低下,没有很好的社会关系网。庸碌一辈子,没有什么大出息一因此,瞧不起自己的父母,从而不愿意和他们交流。
其实,沉默确实是一段时期内身心调整的需要,是青春期的正常反应,也是避免和父母发生不必要分歧的需要。除了家长注意沟通方式外,青少年也需要把氛围营造好,避免父母担心和打扰。比如对父母说声“这几天我很累,想休息一下”“有些事情我需要一个人静静想一想,请不要担心”等等。不过也不能天天如此,隔两三天找个话题和父母聊聊天,父母才不至于认为你在找托词。
家庭沟通障碍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年轻人不妨把这个问题也作为一个共同的话题和同龄人在一起聊一聊,说不定能听到别的年轻人更好的想法和做法。如果家庭沟通障碍的程度已经很严重,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可以调节家庭关系,帮助来访者把自己的压抑情绪宣泄出去,打开自己的心结,顺利地解决家庭矛盾。
很多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最大的希望,他们偷翻孩子的书包、偷看孩子的日记,虽然方法不当,但却是因为爱。从青少年的角度,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和父母有适当的沟通,和父母一起交流彼此的感受,只有父母了解了你的情况、了解了你的想法,他们才会放心,才会给你一定的空间,才会为自己赢得尊重。
不要忽略父母的感情,刘承洛曾经看过一位父亲写来的信息,他说:“当孩子沉默寡言的时候,当孩子远离自己的时候,我在黑暗处默默地注视着孩子。我的心很痛,甚至反思自己曾经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但是我想弥补我的过错,我依然想做孩子人生旅途中的港湾,做他遇到挫折后坚实的后盾。”因此,来访者一定要懂得父母的爱,多和他们说说心里话,你会发现,情况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刘承洛要对那些瞧不起自己父母的孩子说,你要好好阅读一下父母这本书。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个大学生,有一天给自己的妈妈洗脚,当他捧起妈妈长满老茧的双脚时,泪如雨下。他感到自己捧起的是妈妈一生的劳累和艰辛,他终于认识到了母亲的伟大。也许我们的父母赶不上潮流,也许他们不曾拥有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是,他们依然是值得儿女尊重的。如果你真的想让父母和自己接近一些,你不妨鼓励甚至帮助父母适应新鲜事物。
做温馨家庭的润滑剂,任何事物都需要和谐,家庭生活更是如此。既然你觉得自己已经长大,那就做一个可以让父母依赖的人,主动想办法化解家庭中的一些困难,用你的力量把关爱与温馨带回家,做和谐美满家庭的润滑剂,为家庭成员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
无论你是哪种原因而在家庭中保持沉默的,刘承洛都衷心地希望你能够打破壁垒,有效与父母进行沟通。如果你觉得你的力量实在是冲不破桎梏,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打开自己心结的同时进行整体的家庭指导,重新梳理家庭关系,改善沟通方式。如果你是因为性格内向,并不是这种家庭沟通障碍,我还是衷心地希望你能经常在父母身边坐坐,陪陪他们,听听他们对你说的话,回答他们的询问,让他们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