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个抑郁哀伤的孩子走出来?我是这样开始的

202301160754161 768x512 - 如何让一个抑郁哀伤的孩子走出来?我是这样开始的

一般情况下,来访者来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进行干预是希望得到帮助和支持的。为了得到帮助,他们需要知道我是否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及感受,刘承洛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包括他们的现在和过去。发自内心地理解和尊重,是化解来访者抵触和防御机制最好的方法。

 

记得高二的阿萧和妈妈第一次来咨询室时,充满着抵触情绪。刘承洛关注到这一点,注意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氛围。或许是这个原因,一周后,阿萧再次如约而至时,感觉放松了许多,我们谈到了丧父一事。

“父亲的去世,对你打击很大,你非常痛苦。这样的事实,你根本无法接受,是吗?”刘承洛表达了同情之心。

他没有说话,但刘承洛注意到他的嘴唇在轻轻地抖动,而后是涕泪俱下。我一边给他递上纸巾,一边静静地注视着面前这个痛苦、无助的大男孩。几分钟之后,他慢慢平静下来,一边抽泣、一边讲述自己与父亲的感情,以及父亲去世对自己的打击。

 

亲人去世是一个病理性记忆性事件,必然会对个体造成重要的影响,阿萧也不例外。尽管逝者早已入土为安,但他的心里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在别人眼里,这个高大帅气的男孩在城市里衣食无忧地生活着,还有妈妈照料,丧父之痛只是一段时间的悲伤,况且时间会带走一切。但阿萧觉得父亲是自己心中的依靠,而妈妈只是生活中的照料者,失去父亲是一种心灵上的坍塌,不是妈妈可以替代的。阅历不深的阿萧感觉自己有点承受不住了,不知道今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一点让他感到不安。

阿萧告诉刘承洛,父亲走后,他希望自己成为妈妈的支柱,但是他发现自己无法坚强起来,他对自己的脆弱无助尤其不满。再加上失去父亲的悲伤情绪一直没有得到宣泄和疏导,所以他觉得自己的心一直是孤独的。阿萧希望能有个人陪伴他一起走、帮他点亮一盏灯,为此他寻求心理干预的帮助。

在这里,他感觉到温暖、理解,还有安全和支持。淤积已久的痛苦和苦恼在心理干预过程中得到了宣泄,而充分表达情感的过程使阿萧感觉到一种极大的解脱和由衷的舒畅。

“我现在该怎么做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现在最需要处理什么事情。”

 

通过10次的记忆重组干预后,阿萧走出了哀伤,他明白首先要做的是面对现实。阿萧说自己最近要参加考试,好在知识基础好,虽然丢了一些课,但可以把同学的笔记借来补上。“刘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您!”离别时,阿萧这样说,从他的语气中,刘承洛感受到了他的内心趋于平静,平静中将开始孕育着力量。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刻遭遇自己生命中的黑暗,怨天尤人、自怜自艾、自暴自弃都于事无补。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是能够知道到自己要改变的,但自己却苦于无从入手。所以,有自救意识后,如果感觉到自己的能量和方法都不足以支撑自我改变,最好勇于向人求助,优秀的朋友或者长辈都是可以的。另外,也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干预,这样才能快速有效地把自己带出那个自我迷失的心理旋涡。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