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菲和妈妈一起来到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的时候,满脸忧郁。她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那时学习老是不在状态。
“刘老师,我最近老是担心自己会不会喜欢女生。我害怕极了,一想到这个我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小菲很无奈地说。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想法呢?”刘承洛关切地问道。
“就是这学期开始的第一次月考之后。那次月考,我考得一塌糊涂。在这之前,就是上学期,班上的一个男生告诉我说,和我玩得很好的一个女生喜欢我。当时,听了他的话之后,我只是笑笑,觉得怎么可能呢?根本就当笑话一样,没去管它。整个假期,我也没有去想这个事情。但是,上次月考后,我就一下子想起了那个男生的话。而且那个男生这学期还说,那个女生还告诉他,她有一个惊天的大秘密要告诉大家,不过是在高考结束之后。我猜想,那个秘密说不准就是我担心的这个事情。我觉得我和她关系太好了,我很担心,我以后喜欢女生该怎么办呢?”小菲说完,脸上露出了焦虑不安的表情。
“你的意思是说,你这种担心,是在你上次月考考完之后才产生的?而且,上学期那个男生对你说,一个女生喜欢你的时候,你并没有担心自己。对吗?”小菲点了点头。
刘承洛开始猜测“担心自己是不是喜欢女生”并不是她真正的问题所在,刘承洛觉得学习压力可能是真正的原因所在。想到这里,我决定换一个话题。我问小菲:“你觉得你父母给你的压力大吗?”
没想到,这句话让小菲的反应特别大。她说:“刘老师,我在家里排行老二。我的姐姐在北京的一所大学念书,是三本。我还有个妹妹在读高一,成绩特别优异,每学期都拿奖学金。我爸妈就给我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无论如何,至少都要上本科。否则,他们就认为我不配待在这个家里。现在都没有三本了,我至少要上个二本,你看我妹妹多厉害,她肯定以后是考清华北大的料。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我的成绩都是年级前300名,但是,上次月考只考了年级700多名,凭这个成绩,我怎么去参加高考?二本基本没戏!”说完,小菲埋下了头,深地叹了一口气。
然后,没等刘承洛说话,她又继续说“刘老师,自从上高三以来,我一直都很认真啊,每天都是穿梭在教室,寝室和食堂三点一线之间,从来都不敢去休息。我看到别人都在认真学习,我能不抓紧时间吗?但是,我搞不懂,我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和时间,怎么却考得那么差劲呢?”
听完小菲的叙述后,刘承洛更加明确的判定,她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自己会不会喜欢女生,而在于她身上过大的压力,导致激活了病理性记忆,引发了焦虑。她之所以担心自己以后会喜欢女生,是因为她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压力,寻求一种心理平衡和精神慰藉,减轻一种心理自责感。
刘承洛告诉小菲一般喜欢女生之间会出现的几种常见的行为表现,比如很亲密的拥抱等。而小菲说自己和那个女生之间,并没有这样的亲密接触。通过这样的认知辅导,她渐渐地觉得自己不可能是喜欢女生。
小菲的问题关键在于她现在背负的压力太大激活了病理性记忆。这种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她的家庭的期待,另一个是她自己设定的高目标。上次的月考失利,让小菲无法面对这样的现实,她也因此被压力所压倒,转而通过这种略带强迫性的担心,来获取一种内心的平衡,逃脱一种心理上的焦虑。
刘承洛在潜意识下找到了小菲的病理性记忆。小菲的父母一共有三个孩子,他们总是习惯性拿三个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行对比,而小菲是老二,既不是第一个出生获得家人宠爱,也不是那个成绩最好的,在家庭的存在感非常弱。只要考试没考好了,妈妈就会不高兴,各种数落和责骂。小菲会觉得妈妈有些话说得很难听,她非常委屈和难过。我对小菲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高效化重组,她的焦虑情绪降低了很多。
小菲因为上次月考成绩滑坡很厉害,于是担心自己会在高考中一败涂地。我引导她认识到月考成绩只能反映自己在某个阶段的复习表现,日常考试中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加以解决和弥补,才是更好地备战高考。小菲在我的疏解和鼓励下,增强了继续前行的勇气和自信心。
另外,小菲是需要学会给自己减压的,刘承洛教给了小菲一些面对学习困难时的解压方法,她觉得很好用。至于她现在面临家庭的压力,其实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因为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我们应该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
对于妈妈的表达方式,她的出发点是来自对小菲的爱,想鞭策小菲进步,只是方式和方法有待改进。关于这些,我和小菲的妈妈也进行了一些沟通。小菲妈妈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这么大的压力,并且妈妈说她是和爱其他孩子一样爱小菲,小菲从小就很懂事,她从内心是非常认可这个孩子的。我告诉小菲妈妈,她需要把她对小菲的肯定正面反馈给小菲,让她得到支持和赞美,让她感觉到妈妈的认可和爱。
对于高考,刘承洛建议小菲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来制定目标,不和任何人做比较,做好自己就好,只要竭尽全力就可以无怨无悔。通过10次的记忆重组干预后,小菲顺利返回了学校,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的复习中。后来,小菲妈妈说,女儿这段时间的情绪稳定,和家人的相处也更加融洽,已经顺利地进行了高考。小菲能够顺利通过人生的转折点,迈向人生新的领域,我感到十分欣慰!
另外,小菲的这个案例还有一个提示,表象的问题可能是内心其他深层次问题的延伸,家长千万不要只停留在表面问题上去不断纠结。如果小菲把认为自己喜欢女孩的问题告诉了父母,家长施压让她断绝这样的想法,那对于小菲面对高考的压力和困惑无异于雪上加霜,很可能一个处理不当,就影响了一个孩子人生的一个关键点。如果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家长没有把握能够处理好,还是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以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