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甜是一名高中三年级的女生。

阿甜:近来心里很烦,班上有一位女同学和我是邻居,我和她不在一个学校读初中,但都以高分考进了这所学校。我们学习上实力相当,一直都在年级前10名之内。我俩从高一开始就在学习上暗中较量,不仅从没停止过,反而越来越厉害,现在这种竞争已让我对她产生了敌意。
刘承洛:有这么严重吗?
阿甜:是的!现在我变得很情绪化,烦躁起来会摔书、蒙上被子哭一场,但在同学面前只能装得很平静。我对这种竞争的意义想过很多,也想克制自己,退出竞争,可是做不到,所以心里很矛盾、很痛苦。
刘承洛:噢,是这样,还有什么想说吗?
阿甜:我觉得班主任对她很偏心,她的座位好,边上不光没有讲闲话的同学,还有一位成绩好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问题,而我周围的同学都喜欢讲闲话,十分干扰我的学习。
刘承洛: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你和那女生一直暗中竞争,现在越演越烈,你想退出,但做不到,内心冲突很厉害;还有你觉得班主任对你们不是一视同仁,感到不公平,是这样吗?
阿甜:是的。我早就想找个咨询师谈谈,可一直没有勇气。
刘承洛: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想问一下,班上成绩好的女生还有吗?
阿甜:有。
刘承洛:你与她们相处得怎么样?
阿甜:和其他女生相处得都不错,就是和她处不好。
我:在你心里,那个女生是个怎样的人呢?
阿甜:她很聪明,学习不怎么用功,成绩就很好,我很用功,成绩也不比她好多少。她会做人,老师都喜欢她,我们班主任对她很好,让她坐好座位就是一个例子,而我坐的座位不好,为这事我找过班主任。
刘承洛:班主任如何解决的呢?
阿甜:给我换过一次座位,可还是不好,我觉得老师是在敷衍我,我心里实在不平衡。我担心这样下去会对学业影响很大,那样的话就惨了。

刘承洛:看起来,你现在已经意识到这种竞争发展下去对你前途影响太大,但问题是想退出又做不到。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个竞争的原因和意义。按常规,你们学校的尖子生考上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在这上面,她可以说对你构不成威胁。
阿甜:是的,我想过这问题。但我现在觉得我与她之间的竞争不是为了考大学,我现在好像已经把“成绩超过她”看得比名次更重要了,“超过她”成为我的重要任务,只有在成绩超过她时,我才感到高兴。这在一般人眼里好像不大能理解。
刘承洛:是的,而且我刚才注意到你在讲到竞争时用了“敌意”这个词。可不可以说,你与她的竞争已超出了竞争的一般概念?
阿甜:可以这么说。
刘承洛:这样听起来,她除了你刚才讲得聪明、会做人外,似乎还有什么别的方面使你和她处不好关系甚至到了产生“敌意”的程度,能不能告诉我呢?
阿甜:她长得很漂亮,比我漂亮得多。男同学都愿意和她讨论问题,我觉得上天对我很不公平。
刘承洛:你觉得她聪明又漂亮,女孩的优点她都占上了,你心里很不平衡?
阿甜:嗯。
刘承洛:漂亮的话题很大,且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我们暂不作讨论。在这儿,我要说的,作为同龄女孩,你能坦言她比你漂亮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一定的勇气。不过聪明漂亮不是那个女孩的错,你能因此怪罪于她吗?你为什么不平衡,能否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阿甜:我想是因为我的嫉妒。
刘承洛:很好,你能重新思考,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了。
阿甜:现在我心情轻松一些了。
刘承洛:这是因为你敢于面对自己的结果。
阿甜:那位女生确实没什么错,聪明、漂亮、有人缘都不是她的错,这样想了,我对她的敌意小了很多,我没有理由恨她。
刘承洛:很好。
阿甜:我反思自己,在我俩的问题上,我确实始终不愿正视自己的缺点,其实我的嫉妒心挺强。现在我认识到了那些痛苦都是我自找的。
刘承洛:是什么原因使你产生这么强的嫉妒心?
阿甜:我想是自卑。
刘承洛:很好!不过为什么你只是与她处不好?你俩从小就在一起长大的吗?
阿甜:对。
刘承洛:小时候你们关系怎样呢?
阿甜:小时候大人们常常夸她漂亮、聪明伶俐,我的父母也老是拿她和我作比较,有了她,我总是感到很不自在,开心不起来,我想这就是自卑吧,这也让我心里很不服,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学习上超过她。我要让大家看到我比她强,所以我从小学习就特别努力。这大概是我特别在意她的真正原因,说“在意”是好听的,应该说我从小就很嫉妒她的。
刘承洛对阿甜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渐渐平静下来:现在,我已觉得豁然开朗了。我没什么可自卑的,更没必要纠缠在与她的一决高低中耗费自己的精力,我想赶快从痛苦中跳出来,调整好心态,复习迎考。
刘承洛:相信你一定能这样做到,快乐、阳光起来。还有座位的事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阿甜:我大概也错怪班主任了。其实那个女生身边也有爱说话的同学,她自己也经常说话,是我太计较环境了。
刘承洛:这就对了,其实此前你是不愿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以把它归咎于老师身上,现在你能意识到错怪了老师,很好,同时希望能听到你考上了理想大学的好消息。
阿甜:谢谢!我相信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自此,阿甜以正向饱满的状态投入紧张的复习之中,如愿以偿地成了一所高等学府的学子。
阿甜以竞争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饰隐藏在潜意识中的嫉妒、自卑等人格弱点,同时借座位不好这个客观因素将一部分责任投射给他人,缓解自身压力,原谅自己。

刘承洛帮助她穿过竞争的意识层面,正视潜意识里的人格弱点及原因,使她逐步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同时悦纳自我,自信、快乐、健康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