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琦是一名高二年级的女生,已经预约好下午来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咨询室。

刘承洛刚刚走进咨询室,门外就响起了敲门声,没错,是她,她走了进来,虽然表情还算自然,但透过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刘承洛能依稀感到她心灵的沉重。
刘承洛热情地欢迎着阿琦,刚一落座,她就迫不及待地讲起了自己的心灵故事,我们的谈话就此拉开了序幕。
“刘老师,我想跟您谈谈我和我同桌的事。我和她是去年快放寒假时调座坐到一起的,原来我们关系还算行吧,可自从这学期起,我和她的关系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上学期时我学习没她好,放寒假时我忙了一个假期,这学期我的成绩一直在她的前面。可现在我几乎无法学习了,因为她总在旁边盯着我、模仿我,例如上课记笔记,我记什么,她就记什么,我写一会儿停下来转两下笔,她也跟我一样。上自习课时,我拿什么书看,她也拿什么书看。我时时处于那种被她监视的状态,学习时心情总是很紧张,一点儿也放松不起来。虽然我竭力克制自己不去在意她,自己学自己的,但不管用。”
“现在我在座位上学习,注意力一点儿也集中不起来了,一拿起笔,满脑子想的都是她又要学我了,我怎么才能把这一天坚持下来,甚至晚上在家学习时我也在想这事儿,好像已形成了定势。现在我的心情一点儿都不好,我妈说我老对她发火,没办法。原来我挺爱学习的,现在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了,我都不想上学了。我曾跟我们班主任提出过想调座,我说我在这种环境中实在待不下去了,但老师说现在还换不了。马上就要升入高三了,老师天天跟我们说现在的学习状态对上高三很重要,别人都在全力以赴地学,我却学不了,我这是怎么了?我感到自己都有点儿控制不了自己了。”说到这里,阿琦的声音哽咽了,她哭了,哭得好伤心,从那不断从眼眶里溢出的泪水和忧愁的表情,我能感受到她难过的心情。
待阿琦的情绪稍稍平静下来,刘承洛温和地对她说:“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也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更为你能够懂得自救,懂得主动找我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高兴。庆幸的是,你已经有了自救的意识和行动,这种正向的能动力对于问题的解决是非常重要的。”
阿琦听了刘承洛的话,心中似乎受到了鼓舞,她揉了揉眼睛,微微抬起低着的头。
“你是一个很爱学习、很要强的女孩,仅从你对自己学习的关注程度就可以看得出来。你学习态度认真、责任感强,你有很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你严格要求自己,总是不甘心落在别人的后面,是这样吗?”
阿琦使劲地点头,她在思考和正视着自己。
刘承洛接着说:“无可否认,这是你的优点,但是优点如果过了应有的限度,那就变成缺点了。一个人自律过严,过于克制自己,做事态度过于认真,过于谨小慎微,就陷入了尽善尽美的误区,就无法轻松愉快了。你现在一坐下来学习,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去想同桌怎么模仿你,虽然内心尽力克制自己不去想,但不管用,还是止不住地要去想,就有些强迫障碍的特征了。”
“刘老师,那我该怎么克服呢?”阿琦急迫地问。
“要真正克服它,就需要了解都是什么原因使你有了此表现,除了性格方面的因素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例如,对问题的认识等。”刘承洛启发着阿琦。
刘承洛和阿琦进行了场景重建干预。阿琦的领悟力很高,练得很投入。看着她练习完后那轻松的样子,我说:“今天我们就到这儿了,回去后别忘了把今天所学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上。”
“刘老师,我一定完成任务,几天后我再过来。”阿琦爽快地对我说。
望着她那圆嘟嘟挂着微笑的小脸,刘承洛仿佛看到了明天的希望。

一个晴朗的下午,咨询室的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阿琦。
她正微笑着站在门口。我把她请到了屋里,还没等坐下来,阿琦就急着对刘承洛说:“刘老师,您让我思考的那两个问题,我想过了,其实同桌真的没让我损失什么,更没伤害我,只是我自己感觉不舒服。”
“这么说,问题是出在你身上了?是你自己有点多虑和多情了?”
阿琦点头。
“你之所以让自己痛苦,是因为你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存在着偏差,你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损的。实际并不是这样,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着你进步我才退步、你多了智慧我才少了智慧,你长高了我才长矮了,你长胖了我才长瘦了这样的利害得失关系。相反,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互利和相容才是人际关系的一条基本原则。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互损的,带着这种心理去看人看事,就很容易产生严重的戒备心理,就像疑人偷斧的故事一样,哪里还有轻松和愉快可言呢?”
“刘老师,您真厉害,您怎么知道我是这么想的,其实我一直就是这么认为的,哎,这回总算明白了!”
阿琦如卸掉了肩头沉重的包袱一样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看着阿琦那惬意的表情,刘承洛说:“能告诉我你现在的感受吗?”
阿琦不容分说就答道:“轻松、快乐,还有自信。”
“自信会导致成功,你认为什么是成功呀?”我顺势问道。
“对了,成功,我认为学习超过别人就是成功,如果能把与自己差不多的人比下去就更有成功感了。”
不出刘承洛所料,阿琦果真在这一概念上理解有误。
于是,刘承洛对她说:“你说的不是成功感,而是优越感。”
“啊?”阿琦似乎对刘承洛的观点感到有点新鲜。
刘承洛继续说:“你混淆了二者的区别,从而也就丢掉了不少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也就丢掉了自信,整天让自己处于紧张焦虑之中,剩下的只有一个“怕'字,怕自己落后、怕别人超过自己,于是就对别人的行为尤为敏感和关注,是这样吗?”
阿琦有点不好意思,白皙的小脸上泛起了点点红晕。
刘承洛说:“现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让自己多些成功感吗?”
“就是多与自己比,看看有没有进步。”阿琦伶俐地回答。
“对,只要你真正努力了,就会比自己的过去有进步,就会体验到成功。有了成功,就有了自信,也就不再怕别人比自己好了,正如你现在的状态,与之前相比,是不是很有成功感呢?”
阿琦笑了,她在为自己取得的成功而高兴。
望着她自信愉快的神情,刘承洛提醒她:“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要学会向别人学习,常常是你在这方面比我行,我在那方面比你行,如果能经常发掘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就会使自己得到不少的好处而受用终生,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是。”阿琦边说边深深地点头。
因为阿琦对上述交流讨论的问题事先有所思考,再加上她的聪慧和很高的领悟力,我们的沟通进行得很顺利。
为了让她对我们这次谈话的目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刘承洛说:“其实,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我们都难以把握,但是我们可以把握对现实的看法。相信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一定能够让你尽快走出心理困境。”
“是的,我现在的感觉就比刚才还要好。”阿琦微笑着告诉刘承洛。
的确,里外配合,越来越好是一定的,刘承洛为阿琦的变化感到高兴。
我们又谈了一些关于学习压力的问题,刘承洛提示阿琦:“学习时有点压力并不是坏事,只是不要过大,想让自己在压力中轻装前行,关键的是要有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地做好每天眼前清楚的一件件小事,在忙碌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接纳自己的缺点,如此就会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收获在其中。”
通过记忆重组干预,阿琦已逐渐从心理烦恼中走了出来。
记得那天是周四,阿琦走进了刘承洛的咨询室。
阿琦兴奋地告诉刘承洛,她已完全好了,现在学习状态非常好,感觉每天学习效率都很高。
她说走过了这段经历她好像成熟了许多,妈妈都夸她长大了。
听着阿琦兴致勃勃、充满自信的心灵告白,看着她那神采飞扬的表情,刘承洛由衷地感到欣慰。
“刘老师,真的谢谢您,谢谢您的指导和帮助!”懂事的阿琦开心地对刘承洛说。

望着她轻松远去的背影,刘承洛默默地祝福着阿琦,祝她拥有一个美好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