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约定的时间到了,阿夏如约而至。

“刘老师,请您帮帮我,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才说完一句话,她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刘承洛连忙倒了一杯水,拿出纸巾递过去。“别着急,慢慢说。”
刘承洛的鼓励和安慰让她渐渐平静下来,述说她的烦恼。
“我怀疑自己有精神障碍,常常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念头所干扰。现在看书也不能集中精力。我是在快班,天天看到同学们勤奋地学习,你追我赶,而我却整天胡思乱想,心里着急又使不上劲。”
“你能具体说说是什么莫名其妙的念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就是从寒假开始的。起初我只是看书时偶尔看看书的页码,可不知为什么,后来竟发展到一看书就忍不住注意页码。我知道这样做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可就是控制不住。现在只要一拿出课本准备学习,脑子里就开始想看页码。学习时间越长情况就会越糟糕。特别是开学以后,我不仅仅会想看页码,还开始留意书中的小插图。原来我很爱读书,兴趣也挺足,如今不论上课还是自习,都不能安心。我实在是支撑不下去了。”说着她的声音又哽咽起来。
听到这儿,刘承洛心中有了底。
于是刘承洛赶紧解释说:“你不用担心,这不是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人往往和现实环境相脱离,思维、情感、意志行为互不协调,相互分裂,缺乏自知,不承认自己有问题。你没有这方面的体验,不要急忙给自己扣帽子。”
听完刘承洛的话,她松了一口气。
阿夏的成绩一直不错,高一和高二都是在快班,学习的自觉程度很高。
进入高二后,觉得这个班比高一时班级整体实力强,学习压力无形中也增大了不少。
本来打算利用寒假好好加把劲,却不想出现了这种情况。
阿夏也认为这种念头很荒谬,心里很苦恼,跟父母说过,但他们只是安慰她,叫她别胡思乱想,根本无法理解她。

通过深入沟通和观察,刘承洛了解到阿夏是个行事谨小慎微、学习一丝不苟,对自己要求严格,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女孩。
初次咨询的时间里,以阿夏的倾诉为主,刘承洛把自己对她问题原因的看法作为结尾:“进入高二,学习压力大了,你精神上的压力也相应增大,本来该遵循劳逸结合的原理,寻找方法适当缓解紧张情绪,但是你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只会对自己不断施压。而在潜意识里,又需要某种方式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于是就出现了看书时看页码这一行为。可这一行为和念头的出现使你感到焦虑,你想抑制它,但过分的注意反而使它更频繁地出现。”刘承洛说完后阿夏点点头,赞成我的看法。
针对阿夏人格中过于尽善尽美的倾向,刘承洛对她说:“你学习刻苦,对自己要求严格,这是好事,但不要苛求。学习也该有张有弛,给一点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会对学习更有帮助的。其实人们脑子里重复出现一些想法是常有的事,只要不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不感到烦恼,那是正常的。看问题不要过于尽善尽美,如果不能允许自己有任何缺点和过失,就会把原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想法当成很大的问题。”
“您说得有道理。我对自己要求是挺严的,做事情也想尽善尽美,有同学就说我是个理想化的人。那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刘承洛在对阿夏介绍完记忆重组的原理后,说:“你出现的是强迫障碍,是可以干预的,但需要时间和耐心。”
刘承洛对阿夏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情绪很好,满脸微笑地说,她已经好多了。
根据阿夏的记录和述说,她的强迫想法出现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咨询结束的那天,阿夏笑着告诉刘承洛,虽然偶尔还会有看页码的念头,但已不焦虑,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
看到阿夏开心的样子,刘承洛也很高兴,知道她已经走出心灵的阴影,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刘承洛也衷心地希望她坚持下去,带着微笑面对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