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雨和妈妈来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的时候正在读高三,她穿着校服,齐耳的短发,白皙的脸,长得很清秀。刘承洛微笑着站起身,请她坐在对面的沙发上。
阿雨她低着头,神情很沮丧地对我说:“刘老师,我没救了。现在已经是3月份了,没有多少时间就要高考了。而我近几个月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平时看书注意力也不集中,完全没有学习状态。我好想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啊!但我越这样想,就越痛苦,就越学不进。我都快崩溃了。”
刘承洛对阿雨的状态表示理解,我问她:“那你觉得是什么影响了你?”
阿雨回答:“开始,我对后面的男生小豪特别反感,他好像有鼻窦炎,又是咳嗽又是吐痰,让我心里很烦。后来,我换了座位,可还是一样。我不但能听到他的咳嗽声,而且对别人发出的声音也很敏感,我感觉上课就是在收集别人发出的各种声音,心里烦躁不堪,根本没有心思学习了。我该怎么办?”
刘承洛继续问:“这种状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阿雨回答:“去年圣诞节。”
阿雨几乎是瞬间回答,完全没有去思考。圣诞节确实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但她的这种状况和圣诞节又有什么联系呢?刘承洛猜测这烦人的咳嗽声背后,可能有一段让她烦心的故事。所以我想,要消除对声音的敏感,首先必须弄清楚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刘承洛接着说:“当时你的心情是不是很不好?你能告诉我圣诞节那天发生了什么事吗?如果我没猜错,这件事可能跟感情有关。”阿雨抬头看着我,她很惊讶我能一下子看出她的心事。阿雨刚开始有些迟疑,经过刘承洛的鼓励她讲出了深藏在心底困惑她的情感经历。
“高一时我喜欢上了一位男生,他叫阿航,他既聪明又帅气,篮球也打得特棒,有好多女生都喜欢他。寝室里经常讲关于他的故事,说他很高傲,好几个漂亮的女生都喜欢他。他每次经过我身边时,打招呼是那么亲切,看我的眼神也与众不同,好像在暗示他喜欢我。两年来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情感。到了高三,高考后我们就要分开了,我想明确一下他到底喜不喜欢我。所以去年圣诞节前一天,我给他写了一封信。想不到他的回信不阴不阳,既不拒绝也没答应,我很难过他竟然这样敷衍我。就在那时,后面的小豪又是咳嗽又是吐痰,让我特别心烦,还和小豪吵了一架,慢慢地就变成了现在这个状况。”
刘承洛点点头,表示能理解她现在的心情,然后刘承洛认真地对她说:“我觉得这位男生有些用心良苦。”她诧异地看着我问:“为什么?”
刘承洛说:“如果他答应你做朋友,你现在是怎样的心情?”阿雨回答:“会很开心!”
刘承洛追问:“然后呢?”阿雨没有直接回答,她思索的时候脸上浮现了红晕,有点不好意思。
刘承洛问她:“你这么喜欢他,你很难控制自己的情感吧?如果他也喜欢你,在高考的前夕,你们的恋爱会对考试造成多大的影响?如果他拒绝你,伤了你的自尊,对你的高考更为不利。所以这样的答复可能是他认为最稳妥的,你觉得呢?”
阿雨听后,如释重负,脸上出现了笑容。她有些害羞地说:“但是,刘老师,我现在不敢看见他,觉得很尴尬的,您说我该怎么办?”
刘承洛问:“你为什么尴尬?”
阿雨说:“就是我给他写的那封信呗。”
刘承洛很轻松地告诉她:“你写信无非是想和他交个朋友,挺正常的,有什么好尴尬的呢?你还可以像以前一样,大大方方地与他打招呼。”
阿雨抿了抿嘴,说:“真的可以这样吗?我还能回到以前的我吗?”看刘承洛有些不解,她说:“以前,在老师的心目中,我是个好学生;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我是个一心学习、思想单纯的女孩儿。现在,他们会怎么看我?太没面子了!”
刘承洛说:“像你们这些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在飞快成长,心理也会发生变化,这时候对异性产生好感是再正常不过的,只是有些人把这份好感藏在心里,有些人表露出来而已。让我说,你不但优秀,还很勇敢,敢于表达。而阿航还很有智慧,也很了不起!”她听了特别开心,她的精神枷锁被打开了。
随着心理干预的深入,阿雨认识到她对于声音的敏感以及对于那位咳嗽的男同学小豪的讨厌,都是由于内心的压力引发的。阿雨的父母经常把成绩挂在嘴边,让阿雨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保持距离。而阿雨一直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担任班里的班长,是老师挂在嘴边经常表扬的人。阿雨对同学的评价标准非常单一,就是看成绩,在她的眼里,成绩不好的都不是好孩子,都不值得结交。而小豪刚好只是个成绩普通的孩子,一直也没能进入阿雨的眼里。后来当我们细致讨论小豪时,阿雨发现了他身上有很多优点。阿雨自己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人的评价是非常武断、片面的,而且自己的归因逻辑太主观,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通过10次的记忆重组心理干预后,阿雨顺利地融入了学校的生活,之前声音对她的困扰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她在离开中心的时候对刘承洛说:“刘老师,我得好好谢谢您,自从上次干预回到学校后,我的大脑像洗过一样,一点儿杂音都没有了,这次班级的考试我感觉自己考得很好。我会好好备考,去圆我自己的大学梦!说不定那个时候还会去找阿航。”
对于阿雨的说法,刘承洛表示赞同,在合适的时间勇敢追爱,毕竟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不容易!对于阿航的做法,我虽然和阿雨做了一些合理的解释,但其回复其实不太可取,确实很容易造成误解。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而脆弱,很容易走入情绪的极端。阿航如果真的为两个人高考考虑,应该把话说明:“等高考完我们再说这件事,现在想一起加油,努力备考!”在所有的答复里,没有答复确实是最大的问题,其伤害性可能会超过拒绝。如果阿雨不是在恰当的时间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很可能她的关键人生时刻就因为这样一个没有回答的答复给耽误了。对于青少年来说,情感既美丽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