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芳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普通,与同学们相处还不错,在班级里很不起眼。可最近的一件事却让她一下子成为新闻人物——宿舍楼下的大镜子被人砸碎了,所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三个女生站在那里,其中一个就是阿芳。
辅导员向阿芳了解到的情况是,同宿舍的另外两个同学为了照镜子的位置出现了了争执,和她们在一起的阿芳控制不住,脑袋痛了起来。阿芳很想让她们不要争吵了,不要因为这样的事情而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可是她不知道如何处理,心急之下,顺手拿起暖瓶就把镜子砸破了。
辅导员并没有过多地责怪阿芳,但这件事之后阿芳不再主动参加班级辩论的活动、在冲突性事件发生时总是迅速回避等,辅导员感觉阿芳的内心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现象一定与这次砸镜子有关系,便联系了阿芳妈妈,建议她给阿芳进行心理干预。阿芳妈妈在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官网预约了面诊时间,和阿芳一起来到了中心。
刘承洛在了解情况的同时,询问了阿芳家庭的一些信息。阿芳的述说得比较简单,但谈论到父母关系的时候,阿芳显得不知所措,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能不能说一件小时候发生的具体事情?”刘承洛问道。
阿芳回忆说:“从小父母就经常吵架。为了讨好父母,我做了很多家务,但只要他们一拌嘴,我就会头痛或胃痛。有时能忍住,离开就可以了。”
阿芳的内心状况与现实事件一致,对于过去相关创伤事件的回忆也较清楚。知道当时发生的事情,知道自己作为同学的身份,对于过去事件中自己的身份也很明确。内心冲突以压抑、回避、躯体症状为主,属于心理防御机制,同时存在冲动行为。现实的冲突和阿芳想搞好同学关系的目标一致。只不过换做其他同学,会采取好言相劝的方法处理。我判断,阿芳有病理性记忆潜意识失调的情况出现。
存在病理性记忆潜意识失调的来访者,可伴随多种躯体化表现和心理障碍。由于阿芳对情绪改变的感知能力不佳,通过场景重建干预将会提高这方面欠缺的能力。
刘承洛:阿芳,我很欣赏你这么多年来试图改善父母关系所做的努力,在家,你是父母的好女儿;在学校,你想帮助同学们融洽相处。你的出发点很好。当然,我相信你最后采取砸玻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一定有你的道理。
阿芳听到刘承洛的反馈,表情开始舒缓,她说:谢谢!我当时头很痛。希望您能帮助我更好地处理这样的情况。
刘承洛:我想,大多数人在那种情况下都会不太好受,只是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你能理解我的意思吗?
阿芳:我不太确定。
刘承洛:同学吵起来了,你想怎样做呢?
阿芳:我想我要离开。我当时真的很笨,为什么会去砸玻璃呢?
刘承洛:我想你说的笨可能不太恰当,如果说我欠考虑可能会更合适。你说呢?
阿芳:我想也是。
刘承洛告诉阿芳,目睹同学吵架时出现的冲动行为和躯体症状,与她潜意识里的病理性记忆有关。刘承洛在潜意识下找到了阿芳的很多相关的病理性记忆,大部分是关于父母的。阿芳12岁那年,有一次父母为了家里的事情,争吵地特别厉害。她觉得自己应该去解决这个问题,去维护父母的关系,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像就是从那时起,她开始头痛、胃部不适。但她发现,如果在父母争吵时走开,头痛就会缓解。
刘承洛对阿芳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高效化重组,她的情绪波动平静了很多。为了帮助阿芳描述和分辨争吵情况下的自我感觉和情绪,我在觉察和体会对方情绪的基础上,通过阿芳与人交流的场景重建干预,提高了她对别人情感的理解和别人意图的理解。
通过10多次的记忆重组干预,阿芳顺利返回了学校,当出现不适状况的时候,她能够描述自己的身体感觉,分辨自己产生的情绪,同时可以像同龄人一样恰当处理了。看着阿芳能够融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回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我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