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我有两个自己。”走进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咨询室后,阿欣这样对我说。

刘承洛看着她,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另一个我会不时在脑海中出现,嘲笑我的无能,说以前我的一切成绩都是她的功劳。我害怕有一天她会完全取代我,到那时,现在的我就不存在了。”
她说着,目光越过刘承洛的头顶看向远方,并没有多少焦虑和害怕,而是透露出深深的忧伤与悲哀。
刘承洛一面听着阿欣的叙述,一面整理刚才从她母亲那里收集到的信息。
阿欣今年初三,再过四个月就要毕业了。
她原本成绩优秀,深受老师喜爱,一直担任学校的学生干部,性格开朗而有些高傲。
可是,近来几个月,阿欣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稳定,几天前的一次模拟测验竟然落到了班级的倒数几名,为此老师找了她的家长,建议她参加分流测验读中专,以免影响学校的升学率。
阿欣很受打击,之后两天她就没有去上学,背着书包一个人在街上游荡,情绪非常低落,把母亲急坏了,赶紧带着她前来咨询。
母亲更多是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父亲常常不在家,家长并不清楚这段时间女儿成绩为什么波动那么大。
阿欣对咨询明显有阻抗。
她只是反复地说着同样的几句话,不愿意透露更多的信息。
刘承洛知道,要向一个陌生人打开心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她这样骄傲又并非自愿来咨询的人。
刘承洛仔细地看着,这幅画为刘承洛展示了她的内心世界。
她给树起名叫“遗忘树”,树的位置在纸张中间,画面较大,树干粗壮,可是树枝却全部是向下垂的。
树结出的是“孤独的果实”,一个个果实画得像一张张悲伤的脸。
画面明显的特征是树干上有一处疤痕。疤痕上刚刚萌发出新芽,但是新芽又被暴风雨摧毁了。
树的面积大小适中,显示作画者并非一贯自信心不足。
而粗壮的树干表明她并不缺乏发展的能量,下垂的树枝则表现出现在她生命力正在衰退。
而那些悲伤的果实正是阿欣当前心情的写照,树上的疤痕一般代表生活中受到过创伤,而萌发的新芽则象征着创伤开始愈合。
新芽的折断则表示心灵的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又受到了新的打击。
“我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希望、没有未来了。”她说。
刘承洛望着她的眼睛:“你内心深处一定不是那么认为的。”
她有点惊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刘承洛把她画的那棵树拿了出来。“你看,你画的树是开放的、舒展的,一个真正自卑的人是不会画这样的树的。而且,树干的大小在心理学中代表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和发展潜力。这幅画的树干粗壮,就说明你是有能力的。所以,你感受到的无能和自卑并不是发自内心深处,而是被一时的挫折,蒙住了眼睛。”
阿欣叹口气说:“确实,认为自己没有希望只是一个我的看法。还有另一个我,固执地认为我是优异的。我都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自己。”
停了一停,她接着说道:“其实我知道这次测验成绩会很差,因为我测验的时候根本就无心做题。不过没有想到会差到这个地步。而且,更没想到的是,老师会让我参加分流测验。”
一次意外的失败让阿欣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而老师不顾她的请求坚持让她参加分流测验,更是让她的自尊受到重创,她觉得自己被一向宠爱自己的老师给抛弃了,无颜再回学校面对老师和同学。
这样的打击对于从小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的阿欣而言,无疑是非常重大的。
以往的成绩与如今的失败,她无法把两者融合在一起,在这两个“我”之间徘徊,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处于青春期、面临同一整合任务的青少年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扰,但这在阿欣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另一个否定自己的“我”的出现,是她用来自我保护的方法,它让人失去对成功的渴望,以免再一次感受失败的痛苦。

刘承洛微笑,她终于愿意打开心扉了。
阿欣把她的故事娓娓道来:
“我与阿雨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虽然不在同一所学校读书,但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会一起出去玩。阿雨喜欢上了一个男孩子,但是那个男孩似乎并不喜欢她。我觉得自己应该帮助她,就给阿雨出了个主意,想让那个男孩也喜欢她。”
“谁知我们弄巧成拙,事情不得不以尴尬收场。阿雨便责怪我,说我给她出了个坏主意。我向她解释,她不听,反而越来越生气,说我是故意的。我真的是把自己真诚的心交给了阿雨,可她却这样说我,我又是伤心又是生气,就冲动地喊道:“就算我是故意的又怎么样。”阿雨一听这话,非常激动,叫道:“那就当我从来没有过一个叫阿欣的朋友吧”,就冲到马路上去了。”
“结果,阿雨被一辆汽车撞伤了。骨折,休学一年。”
“当时如果我不说那种话,阿雨就不会有事。是我把她害成这样的。我去过两次,但是阿雨不肯原谅我,不想见我,也就没有进去。后来,她出院了,我们两人依旧没有见过面。可是,我真的是纯粹一片好心,她不但不理解,还说没有我这个朋友了。有时候我也会想,她都这样说了,我还有什么必要再去维持这种单方面的友谊呢?”
“我想尽量忘记,就当作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好好学习。可是却整天心神不宁的,尤其一到测验,整个人恍恍惚惚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阿欣低低地啜泣。
我递给她纸巾。这个瘦弱的女孩,内心竟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伤害了同伴的愧疚、不能得到朋友原谅的悲哀,被朋友拒绝的愤怒,考砸后被老师“放弃”的失落,还有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无助。
她给树起名“遗忘树”,想要遗忘的就是这段痛苦的经历。
她在努力排除这件事给她带来的困扰,努力让伤疤长出新芽,可是光凭借自己的力量,她无法真正做到这一点。
在她以为自己已经走出阴影的时候,又受到了一记猛烈的打击,测验失利,于是,新芽被摧毁了。
在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中,她为沮丧和悲伤所包围,找不到方向、看不到希望,生命的能量在流逝。
她原本是众人手心里的公主,却转眼间陷入了孤独与无助之中,所以树上结出了带着伤心表情的“孤独的果实”。
接下来的时间里,刘承洛通过记忆重组干预,帮助阿欣进行充分地宣泄。
这几个月来,她压抑太久,积聚了太多的情绪垃圾,需要澄清自己的情感、理清思路。
她的心灵已经平静下来。
在这期间,阿欣与老师重新沟通,决定参加毕业测验。而她对前段时间发生的一切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对于学习,她说:“我知道自己为何无法静心学习。阿雨在那里看着我。我害她休学了,也只有自己学不好,才能让内心的煎熬少一点。”
对于阿雨,“她受的伤远远比我深。不但要忍受生理上的痛苦和爱情的失败,又耽误了学业,还要再失去友谊。我都痛苦了那么久,她冷静下来就需要更长的时间。等我考完,她也差不多应该冷静下来了,我到时候再和她好好谈谈。”
在咨询结束的时候,她说:“原本以为闭上眼睛就不会有伤害,现在我知道,逃避不是办法,只有面对,才能得到内心的宁静。”

刘承洛望着阿欣走出咨询室的背影,由衷希望这个在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中迷失了方向的女孩,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后,在阳光下更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