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知道为什么,老是觉得讨厌自己。”

这是阿彤走进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咨询室后说的一句话。
刘承洛细细地咀嚼着这句话的意思,等待着她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我觉得自己应该发展得更好些。小时候的我多才多艺,在学校的文艺比赛中总是拿奖;我的成绩很好,大家都夸我聪明伶俐。可是现在的我变得刻薄、推卸责任,我讨厌自己。我本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我总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把工作做好,后来甚至因此而头晕、胃疼。最后,我只好躲在家里,再也不敢出去找工作。我已经是个大人了,可是我好像永远无法离开家。”
阿彤忍不住流出眼泪来,鼻子一抽一抽的。
刘承洛及时给阿彤递上了纸巾,这个时候不应该打扰她。
让她的痛苦、无奈、委屈随着泪水无声地宣泄。
从阿彤的述说中,我们可以发现她似乎对自己非常苛刻,非常缺乏安全感。
刘承洛决定进一步了解阿彤的家庭以及个人成长史,并把这作为咨询的开始。
过了一会,阿彤不再哭泣,平静了下来。
“你对现在的自己非常不满意,这让你倍感困扰与无奈。那么,你觉得是什么阻碍了你的发展?”
“是我爸妈!都怨他们,特别是我妈。本来我拥有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但是就在我二年级的时候,妈妈有了其他人,为了能够和爸爸离婚她不择手段,竟然丢下我和爸爸住到那人家里。爸爸忍受不了这种侮辱,离家而去。整个家就剩下我一个人。我才10岁,什么都不会,却需要照顾自己!一次我身体不舒服了,只能一个人躺在床上,就像在等死一般!”说着,阿彤痛苦地把眼睛闭了起来,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如果想哭,就放声地哭出来吧,这样会好受很多。”我轻声地说道。阿彤再也忍不住大声地哭了起来。我能够感受到泪水诉说的痛苦与怨恨,看到一颗备受伤害的心灵。
痛哭之后的阿彤显得轻松了很多,讲述了父母之间、父母与她之间发生的所有的事情。
虽然现在她的父母已经和好,并且尽可能地在弥补阿彤。
然而,由于父母始终不愿意与阿彤好好谈谈过去的一切,阿彤无法真正原谅父母。

阿彤的遭遇,让她无法获得爱与被爱需要的满足,唯有被怨恨、痛苦笼罩。
爱的失望,让阿彤逃避现实,躲藏在家里,潜意识中期待着父母真正地道歉。
然而,怨恨笼罩下的心灵是无法接纳他人的爱的,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随之产生,阿彤无法去应对来自工作社会上的压力。
帮助阿彤宣泄负面情绪,特别是对父母的怨恨。
由于阿彤对父母的情绪郁积过深,在咨询中,刘承洛通过场景重建干预,重新体验彼此彼刻的情绪,将长期压抑的情绪加以宣泄。
更进一步,让阿彤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接着刘承洛通过记忆重组干预,让阿彤重新整理自己的过去,特别是对过去的病理性记忆加以重新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刘承洛充分运用共感与理解,与阿彤共同走过这段痛苦的历程。
通过努力,郁积在阿彤心头的种种情绪得到了宣泄,犹如甩掉了背了许久的沉重包袱,使得阿彤能够以全新的心态去面对当前的一切。
虽然郁积在阿彤心头的情绪得到了宣泄,但是,要帮助阿彤走出目前的状况,推动她与父母之间的心灵沟通乃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唯有双方真正能够谅解对方,这样才能真正让阿彤的心灵拆除所有的樊篱,去接受别人的爱,去真正爱他人,找到自己生存的价值。
阿彤逐渐领悟到,父母已经在尽自己的努力弥补曾经的过失。
只是因为怨恨迷失了心灵,使得自己无法感受到这一点。
在阿彤领悟的基础上,刘承洛对阿彤的父母进行了家庭指导,首先消除了阿彤父母自身的心结。
因为过去的一切,对于阿彤父母而言,也是一段非常痛苦的经历,如果不加以重新处理,他们很可能会永远逃避,也不可能有向女儿反省的勇气。
让刘承洛感觉到欣慰的是,此次咨询结束以后,阿彤的父母主动和阿彤谈了以前发生的一切,并诚挚地向阿彤道歉。
阿彤也为自己对父母的态度与行为而道歉。
双方的努力,填平了曾经横亘心灵之间的鸿沟,实现了真正的心灵沟通,让爱重新得以传递。
刘承洛帮助阿彤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计划。
通过咨询,阿彤开始重新和身边的亲友沟通,开始拥有自己的好友,也开始拥有自己的生活。
不久,阿彤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她却很喜欢,因为对于她而言,这是真正步入个人生活的里程碑。
阿彤不再逃避现实,开始承担起自己生活的责任,也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

在这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刘承洛分享了阿彤的痛苦与快乐,孤独与幸福,刘承洛感到自己也随着阿彤在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