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自伤行为?父母需要明白的原因

20230826074003 768x432 -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自伤行为?父母需要明白的原因

在刘承洛记忆重组中心的来访者中,很多13岁到17岁的青少年,出于不同的原因,伤害自己的身体。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孩子的行为不能自控,而表现得近乎疯狂?刘承洛根据干预的个案分析认为,具有划伤自己倾向的人,与其幼时的家庭教育有关。有些他们的父母为孩子树立的标准太高太完美,在任何时候都是去抓孩子的不足,贬低孩子而不加以赞美。时间长了,来访者也就学会了总喜欢找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得到表扬和尊敬,并以自我挑剔和自责为习惯,而划伤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能让他们获得快感。

 

 

划伤自己的行为起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童年的病理性记忆。过多的童年不幸,如父母的严厉管制,经常遭受打骂、侮辱、嘲弄等。孩子长大后的自罚、划伤自己、自毁行为,即这种消极情绪的延续。二是现实的压抑,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再遇到一些打击,就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其中少数人会以划伤自己的方式寻求解脱。三是完美主义的认知。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了太多的完美主义的理念,这种近乎刻板式的教育,使儿童和青少年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完美主义情结,以至于对于自己的行为非得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地。

 

十三、四岁的孩子属于青少年群体,心身的发展还不完全,非常需要得到父母的包容、老师的关注、同学的支持。同时,他们又正处于发育的成长期,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了,可以独立面对人生的问题了。如果家长和学校没有注意到这些变化,对待孩子仍采用包办、干涉、指挥的方式,并且认为这是关心、帮助他,那么由此带来的往往是孩子的逆反。他们会认为这是对其人格和自由的打击,并随之出现焦虑、急躁的心态,积累到一定程度甚而导致行为的不能自控。

 

 

即使是年龄到了17岁的来访者,仍是家庭中敏感、容易受到伤害的个体。家庭的内部矛盾,如父母打骂,甚至离异,都会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为了避免家庭的矛盾,引起父母的注意,许多孩子会以哭闹、不吃饭等形式表示抗议,而少数极端的孩子,就会采用划伤自己的方式。

 

 

划伤自己行为能够给心理压力带来宣泄,是因为她们心中有很大的焦虑。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孤僻。她们划伤自己,往往能够感到轻松一些,然而这种放松的感觉非常短暂,因此时间不会很长,她们又要重复一次。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青少年划伤自己之前一般都有征兆。首先,来访者在划伤自己之前会有一段想象期,她们会想象各种降低烦恼的方法。其次,她们的注意力会变得无法集中,上课或者在家写作业时经常会分心,有时候家长或者老师叫好几次名字都听不见。如果有这些现象的来访者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排解,她们就会进入急性发作阶段。这时候,来访者的身体外形会发生不同寻常的改变,就需要周围的家人密切关注,因为很可能就会出现划伤自己的现象。划伤自己行为包括切割、破坏身体的某一部分等等。

 

 

改变这种过激行为的方法就是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帮助来访者重新建立评估自己的标准,改变原来那种完美的、倾向于全面否定的准则为合理的、关注自我、肯定自我和鼓励自我的标准,学习多赞美自己,拿过去成功的事例鼓励自己,坦然愉悦地接受别人的赞扬并表示感谢。

 

 

正常的人在遭遇挫折之后,也会有自责、自罚行为。但是,正常与异常之间却有着明显区别。正常的人一般不会小题大做,更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而在进行自我惩罚后,也不会产生任何兴奋感觉,有的只是自罚后的后悔及改变自我的行为,自责自罚只是一种激励成功的手段。而划伤自己行为起初是一种冲动,划伤自己后是一种暂时的快感与解脱,尽管过一段时间之后也感到后悔和不能相信,但遇到压力的时候,还会重复这种扭曲的宣泄行为,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中难以自拔。

 

 

划伤自己而达到无法自控程度的人为数极少,然而,现实中确有许多人常有划伤自己倾向。有的人会因初恋失败而发誓终身不嫁不娶,有的人会因一次考试失利而将自己关在屋里不吃不喝,也有的人会因人生的某些不幸而走向绝路。这些人表面上看似自尊、自强,其实,其行为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有此类倾向的人必须学会自我调适,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这样,才能避免发生那些极端的事情。

 

 

虽然我们不能随意改变现实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对它的态度,进而使自己变得积极起来,产生一种弹性的适应。即使暂时不能适应,也应当作出正确的解释,不可把自己的能力看得过低或过高,把自己的责任看得过重过大,不给自己制定力不能及的标准。如果我们能摆脱完美主义情结,凡事留有余地,那么,在遭遇挫折之后,心理上的反应就不会因负荷过重而变形。

 

 

另外要学会正确归因。划伤自己倾向者常常错误地归结事情失败的原因,把那些不可抗拒的因素误认为是自己的责任。这实质是自我中心的一种反映。我们不赞成毫无责任感的行为,更不赞成揽功推过的做法,但是,对于一个有划伤自己倾向的人来说,学会区分责任,对于自己不用勉强,对于环境没有过多的要求,是十分要紧的事情。

 

 

 

划伤自己的来访者之所以找不到爱的着力点,是因为她遗忘了爱自己,她们在划伤自己的同时,也伤害了爱她的人们。有划伤自己倾向的人无法放开步子去爱她的父母、她的朋友,因此,肯定存在的价值,对划伤自己的青年非常重要。在本文结束之际,刘承洛愿所有的青少年来访者都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世界,悦纳自己,从而创造一种健康而幸福的人生。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