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为何出现强迫型人格?这些因素父母可能从未注意到

76 768x511 - 儿子为何出现强迫型人格?这些因素父母可能从未注意到

阿欣是一名高二年级的男生,个子不高,脸稍瘦,黝黑,戴眼镜,很斯文。

14097efe25d7493e810c409a62136b8c~tplv tt origin web:gif.jpeg? iz=58558&from=article - 儿子为何出现强迫型人格?这些因素父母可能从未注意到

 

阿欣的自述:“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我就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我很害怕。有时候很简单的问题,我会花很多时间去思考,怎么是这样的答案呢?有时候,在学习、做习题或测验中,看到个别字,我就犯傻,无法集中精力做事。甚至有时候听到同学说话中有这些字,也能让我意识混乱,中断手中的事,为此我很苦恼。跟朋友说,他们不明白。跟家里人说,他们更奇怪,说人怎么会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思路呢?没有人能够理解我!我心里很苦,受不了,我想知道自己这样究竟是怎么回事,但这些努力都没有用。现在,高二下学期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肯定考不上大学的,我不想这样。我认为生活得自然,其他都是次要的了。”

听完阿欣的诉说,刘承洛了解到他明知自己产生这种思绪是无意义的,却总是控制不住地被“在、是、但”牵引着。

阿欣对朋友、亲人说起,得不到理解、同情,以致内心焦虑,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刘承洛从阿欣挤牙膏式的描述中,初步判断他属于强迫障碍。

在进一步的交流中,刘承洛了解到,在阿欣的家族中,他是有史以来会读书、学历高的人。

阿欣自己想考大学,家人也希望他上大学,为家族争光。

于是,阿欣一进高中,就给自己的学习作了安排,高一主要攻理科,高二主要攻文科,高三之时双向进行,平衡复习。

看来阿欣强迫表现的产生与他本人的人格、学习方法、家人对其的期望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他的问题开始出现?

85007cf85f4a48b9b0921b6dde4aae96~tplv tt origin web:gif.jpeg? iz=58558&from=article - 儿子为何出现强迫型人格?这些因素父母可能从未注意到

 

刘承洛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欣的病理性记忆,高一下学期,学校进行学科竞赛。

阿欣的英语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大家都认为阿欣在英语竞赛中能得奖。

英语老师也对他寄予厚望,初赛,阿欣不负众望。

老师、家人、同学都很高兴,阿欣也感觉良好。

参加复赛,没有想到阿欣怯场了,测验过程中,意识混乱,脑子一片空白,加上英语字体小,看不清。

结果,阿欣失败了。得知比赛结果,英语老师单独与他进行了交谈,说:“在复赛中,你的表现实在令我们失望。”

他考得不好,心里本来就不好受了,老师这么一说,他心里就更难受。

这次期中考,语文成绩不好,阿欣就把学习英语的方法应用到学习语文中,强迫自己去学习,错误地把英语中的语法、口语等没有多大联系的内容联系起来。

就这样,阿欣一看到“在、是、但”就意识不清,而且没有了控制力量,思路被它吞噬掉了。

“我不清楚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越想越糊涂,那种状态出现的频率就越来越高了。”

阿欣自上高中以来,就承受着不轻的压力,特别是家人对他的厚望。

阿欣本人关心学习成绩,刻苦求学。

英语竞赛的失败,让阿欣心里不好受,感觉内疚,加上英语老师的责备,更给他当头一棒,从此对“在、是、这”变得在意。

后来,语文成绩也不理想,加重了他的强迫障碍,令他痛苦无边。

刘承洛对阿欣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阿欣哭了。

刘承洛递给阿欣纸巾,“你也想考好的。老师责备你,你很委屈。”

听刘承洛这样一说,阿欣的哭声更响了。

阿欣如期而至,没有了初次会面时的满脸忧伤。

刘承洛首先听取了阿欣来之前的情况,肯定他所做出的努力,鼓励他明白自己的强迫障碍已经减轻了很多,继续应用适当的心理干预,效果会更佳。

阿欣说:“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得到了很大的自主度,各方面都有了喜人的发展,很感激您。”

他写下自己的感受:“失败和成功都是暂时的,在失败中吸取有利于自己的那一份,同样是甘甜的。”

54d360c2fe094e54bf34b96a28eca195~tplv tt origin web:gif.jpeg? iz=58558&from=article - 儿子为何出现强迫型人格?这些因素父母可能从未注意到

 

刘承洛很欣慰,知道阿欣已经走出失败的阴影,相信他以后会做得更好。

京ICP备20210250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