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黎是一名高三年级的女生,家住城里,父母都是国家干部,自幼受到比较严格的教育,各方面表现也不错。

近来一个多月,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急躁,爱发脾气,经常入睡困难,学业成绩下滑,越来越害怕测验。
阿黎想到毕业临近,内心就十分紧张、苦恼,觉得自己很没有用,对不起父母。
还有四个多月就要毕业了,阿黎越来越害怕测验。
平时学习很刻苦。邻居知道她学习不错,都以她为榜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可是近来一个多月她越来越害怕测验,糟糕的是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会走神,胡思乱想,这样下去,成绩会很快落下去,肯定不能上大学,她会觉得自己很没用。
阿黎心里很着急,希望我能够帮助她。
咨询时阿黎很紧张,顾虑重重,总是低着头说话,说着说着就哭起来。
母亲反映,阿黎自幼受到比较严格的教育,对自己要求很高。
学业上很刻苦,学业成绩一直是前几名,进入高中以来综合成绩排名总是稳定在全年级前十位。
可是这段时间开始出现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并且晚上经常入睡困难,学习效率明显下降,测验成绩也一次不如一次。
父母做了大量的教育和说服工作,但收效甚微。

阿黎的问题外在表现为害怕测验,注意力不集中。
内在原因却是由于自我要求过高,对测验的扭曲想法造成的。
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阿黎将陷入循环的怪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引起其他心理问题。
刘承洛对阿黎的父母进行了家庭指导,帮助父母调整教育方法。
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测验成绩,给孩子施加压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刘承洛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黎的病理性记忆,爸爸无意识地建议,却给了她很大的压力。
十岁时,她参加市作文比赛获得银奖,父亲摸着奖状却说:要是结尾升华再深刻些就能更上一层楼。
内心中她看到这些建议的否定,感到怕不够好就会被抛弃。
刘承洛对阿黎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焦虑的情绪下降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黎和同学之间开始有了交流,自信心也逐渐增强了,她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想到测验也不再感到紧张害怕了。

父母的反馈,阿黎能认真学习了,每天的精神状态都挺不错,也不乱发脾气了,每天放学回家都可以看到她的笑脸了。